会长专访(四) | 心理咨询师执业道路上,需要克服哪些困难?
时间:2023-10-12 来源: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 浏览数:348
时间:2023-10-12浏览数:348

心理咨询师执业道路上

需要克服哪些困难?

 

先行者探路,理性观察,经验之谈

护佑新手咨询师的执业生涯!

 

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是成都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(以下简称“市心协”)的一项常规工作,也是重点工作之一。2023年11月,市心协心理咨询师班第三期开班在即,敬请关注!为了让心协的广大会员、学员及关注咨询师执业的心理学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咨询师培训、学习的相关问题,我们专门邀约资深心理专家、成都市心协会长向程教授,就咨询师的专业成长和执业路径的相关问题进行专访。

 

从入门到资深,本期就咨询师的执业道路上可能遭遇的困难和选择,做一一讨论。

 

至诚之言、权威解答。本文是第四期访谈,欢迎持续阅读、关注!

 

市心协教培部·宣传组

 


Q:对大多数人来说,接受付费心理咨询不是刚需,而是一个小众消费或短期消费。心理咨询师虽然是一个不错的职业,有明显的职业优势,譬如,职业含金量高,不容易被替代,越老越值钱,等等。但它是一个小众职业,不是大宗职业,不是“大路货”。同时我们也看到,心理学的爱好者、粉丝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,许多人对心理学知识充满热忱和好奇。据我所知,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招生,长期是高分录取,尽管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好。


如此,我的问题就来了: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?作为心理学爱好者,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? 


A:心理学作为一种普适性的知识被人们喜爱,和用这些知识去治愈他人的心理疾苦,是完全不同的事情。就业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。


心理学不仅可以提升人的认知境界和修养水平,而且是经世致用之学,普遍适用。过去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,“心理学是一门盐巴学科”,说的就是普遍适用。生活、学习、工作的方方面面,亲子、家庭、社会的各个领域,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心理学的知识,都隐含着与人的心理相关的学问。


但是,盐巴毕竟是盐巴,虽然不可或缺,但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当成“干饭”吃。所以,人们学习心理学的热情很高,接受付费心理咨询、接受精神分析的人不多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 

Q:那么在您看来,什么样的人会选择接受付费咨询?


A:首先是遇到问题被“卡”住的人。当然,这里所说的“问题”不是指外在的实际层面的问题,譬如你失业、没钱用……,而是现实生活所引发的心理问题。一个人在一生中,总可能会有那么一些时候,某一年、某几年中的某些日子,遇到过不去的“坎”,有想不通的“道理”、处理不了的“情绪”、做不出的“选择”,于是ta选择去见心理咨询师。我们知道,欧美国家的人群,付费咨询的终生接受率大概是70-80%,华人地区偏低,也有20-30%。不过落实到某一年,可能就只有百分之几、千分之几的比例了。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一个数字。


其次是有“觉悟”的人。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提升自我认知、达成领悟的基本手段,是人类历时数千年的文明现象。但是,以“一对一”和“一对多”的方式进行沟通,以此来减缓当事人的心理痛苦、解除症状困扰、达成疗愈或修通,则是克雷佩林、弗洛伊德、韦特默等临床心理学先驱的一项伟大发现。我的意思是,心理咨询不一定是针对症状和疾患的,而是可以针对任何内心痛苦和困扰的,它是一项特别“个人化”的探索性工作,是人与人之间的“说”与“听”,是特定设置下的人际互动。从这个角度说,心理咨询可能属于奢侈消费,是精神或情感意义上的“奢侈品”。

 

Q:哪种人适合从事心理咨询这个职业?对于爱好者来说,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学心理学?

 

A:坦诚的说,我不能轻易说出一些标准,这个问题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,有点复杂。适合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很多,譬如:有正常的人格成熟度,有基本的爱心和耐心,关注人的内心痛苦,有好奇心,有学习能力。其实这些是基本条件,这不是问题的关键。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,可以尝试去一家专业机构做一个人格测评和职业测评,让心理专家给你做做分析,了解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。


喜欢不喜欢最重要,你不必担心自己学了心理学没有用。心理学不像其他学科,譬如法律、会计、金融或其他技术性、工程类专业,没有一个就业平台这些知识就没法运用。心理学知识在任何“有人”的地方都有用武之地。即使你今后不从事心理咨询这个职业,你通过学习、训练所获得的共情能力、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,对于你生活中方方面面,都是有帮助的。所以你不用担心学了心理学没用,你要相信心理学一定会带给你新的良性改变。


Q:从小白到资深、从业余到专业,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,执业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或者困难?您作为过来人,有没有一些预先的提醒和建议?


A:你这个问题问得好!


成为咨询师,与其说是个学习和成长问题,还不如说是心态问题,即:如何克服进入职业的诸多困难!也就是说,学得好不一定能顺利执业,有些人学心理咨询十年、八年也没有执业。一起报班的同学都快混成资深专家了,自己还没准备好,还没接个案。另一些学员情况则完全不同,前年才报班学习,去年、今年就开始执业了……。如此一来,三、五年就会成为资深咨询师。这里面,不单是一个学习能力问题,而是一个执业心态和行动力问题。

 

Q:您所说的执业心态、行动力,怎么理解?有一些具体的困难吗?


A:有。第一个是经济问题。不要乱花钱,但要舍得花钱。好多人花了冤枉钱,听了不少没用的课,甚至被误导。除了正常的学习,要舍得支付两笔费用:一是个人分析费,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资深专家做个人分析,处理自己的问题,增加对自己的觉察和理解。没有中、长程的个人分析,直接当咨询师,是一种莽撞或草率行为。


二是督导费。你要拜师学艺,并向你的督导师支付个案督导费。有的实习咨询师舍得用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三、五节咨询的收入,去申请一次的专业督导,非常令人感动。可见督导有多重要。这样的新手咨询师,自然容易快速上道。

 

Q:舍不得花费,一门心思地琢磨参加一个“速成班”,拿个什么证书就去执业,也不接受督导的新手还真不少!那么第二个困难呢?


A:我觉得是面子问题,或者说自信心问题。脸皮薄,怕丢面子,不敢在学习中和个案督导中暴露自己的弱点,不敢把自己做的咨询拿出来让别人挑毛病。你不参加团督,也不接受“一对一”的督导,专业成长就是一句空话。


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,或者克服不了羞怯心理,总觉得自己学得还不够好,还没准备好,不能接个案,再等等……以各种理由回避执业。有些学员虽然在别人的鼓励下接待过一、两个来访者,效果不佳、不成功,就放弃,继续埋头苦学……我过去遇到过这样的咨询师,甚至还是很“资深”的,机构组织的个案讨论会ta都要参加,但是快要轮到ta来报告个案了,就找个理由溜掉了。结果必然是,专业上掉队了,慢慢地退出了咨询师职业。

 

Q:其实这些心态可能都是信心问题哈,也可能是退缩心理,也可能有性格原因吧,譬如行动力不够。有些人就是不容易立即行动,说干就干。


A:是。这个既可能是信心问题,也有性格问题,行动力问题,包括缺乏从事这个职业的心理动力。


总之,咨询与临床知识,一定要在实践中学习,特别是操作技能和病理学知识,不能空对空地学,不能只靠抽象理解。如果你接个案,再去听咨询与临床课程,感受会有很大不同。也就是说,你一旦获得了承接个案咨询的专业资质,就要想办法进入“实习”状态,在导师和先辈的督导下,大胆地接待个案,在督导中总结,在挫折中成长。

 

Q:除了上面您说的两方面问题,包括个人分析、督导和大胆接个案之外,对于学员和新手咨询师们,还有没有特别重要的注意事项?


A:有。第三个方面,就是选择合适的职业平台和执业路径。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来选择。如果你的方向是心理健康教育,或者是EAP专员,或者是与咨询与临床方向无关的职业定位,就没必要在个案督导、实习方面花太多精力,达到基本要求就可以了。


一旦你的职业定位是专、兼职咨询师,譬如今后要准备开个人心理工作室的,那就要选择一家专业心理咨询机构,去深造、实习和督导。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,去到一个热线中心实习,或者长期从事免费咨询,或者只在某某大学的心理健康中心给大学生做不收费的咨询,就很难积累起真正的个案经验。

 

Q:有学员说,自己今后的方向是婚姻家庭咨询师,家庭教育指导师,要不要重视心理咨询技能、个人分析和个案督导呢?


A:同样需要。甚至有人对我说,我想今后当心理讲师,像您这样做个受欢迎的讲座专家,还需要接受咨询和临床训练吗?还需要积累个案经验吗?答案是:当然需要,而且必须!


我告诉他们,我就不是专门讲课的,我从未间断过个案咨询工作。不难想象,你几时见过不做个案咨询,就能把婚姻家庭咨询和亲子教育问题讲得很好的专家?好的咨询师不一定会讲课,但能把课讲好、讲得对你有用的专家,一定有深厚的咨询与临床工作经验。

 

Q:学员和新手咨询师,除了专业成长和积累经验之外,还需要寻找一个好的平台或机构就业,接到自己的“第一单”。这个算不算一个比较大的问题?


A:当然要算,而且是需要克服的最大的一个困难。二十年多前我们是这样看待心理咨询师职业的:咨询师这个职业有点像介乎于“中医”和“算命先生”之间的一种职业,意思是不能高调、显眼,要酒香不怕巷子深,要低调、半隐,认真做好每一个个案,靠口碑赢得市场。我们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不过现在是互联网2.0自媒体时代,仅有口碑是不够的。你的“人设”很重要。怎么宣传自己、包装自己,始终是咨询师本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。


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?因为心理咨询这个职业,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正式诞生以来就是“自己搭台自己唱戏”,其中,口碑效应始终很重要。不过现在我们需要放弃“隐居”想法,以开放和前卫的姿态宣传自己,才能赢得市场。


大家可能注意到,目前,除了互联网背景的网络咨询平台需要招聘、加盟咨询师之外,作为心理咨询传统力量的社会心理机构,很少招聘专职咨询师。即使你加盟某个专业咨询机构,除了机构本身会宣传你之外,咨询师本人也要特别重视对自己专业身份的宣传,才能赢得市场关注。

 

Q:咨询师本人需要从哪些方面来打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呢? 


A:这方面我的经验不多。局限于个人经验,我以为,有三件事情很重要:


一是要一心一意地把个案做好,树立良好的职业口碑。做好一个个案,你赢得的就是一个家庭、一个家族、一个亲友和朋友圈的信任。


二是要写文章和讲课,或者(包括团辅、活动)两条中至少要占一条。为此,你也可以开直播,积攒“你是心理专家”的证据。如果你的朋友圈、视频号、抖音、小红书,都是些与心理咨询无关的东西,就谈不上打造你的专业形象。


三是要制定适当的推广方案。关于这一点,我就没有更具体的建议了,还是要请专业人员来谈“如何包装心理专家”这样的话题啦!